【焦虑心理治疗】“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2020-02-09 22:41
次阅读
作者:深圳心灵之语心理咨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这些天,网络上偶尔流传出来医护人员崩溃大哭的视频,让我们看着揪心。目前一线医护人员每天面临着多种应激源交织在一起:时刻面临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医疗物资的短缺;每天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每天与外界隔离的环境,长时间不能回家、不能尽到家庭的责任;同时面对着“新冠”病人的痛苦和生死,床位的紧张,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和不配合等行为。

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之下,可能有很多人已经濒临体力和心理的极限,一线医护人员该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助,预防心理创伤和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准备奔赴一线和正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深圳心理咨询机构——心灵之语心理咨询的焦虑心理治疗专家告诉您!

一线医护人员救援期间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1.急性应激反应
,往往发生于平时正常的个体突然遇到应激事件或其环境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或者发生于灾害幸存者。可以表现为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或恐惧状态,往往伴有定向问题、身体不适、睡眠问题等多种问题。

2.急性应激障碍,是在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所产生的一过性的精神恍惚、茫然或哭喊、乱跑或晕倒、表情麻木。数天或1周内可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

3.创伤后应激反应,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持续存在或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三类症状:①重新体验:表现为头脑里不自主地闪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②回避和麻木:主要表现为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回避创伤的地点或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③警觉性增高: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容易被惊吓,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准备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要做好以下心理准备,也许会目睹施救病人的抢救无效;有感染的风险,会与家人分开一段时间;领导和同事可能会在重压下大声讲话,听起来像在发脾气,或者给你安排一些让你感觉不合理不公平的任务;病人可能会向你发泄情绪,病人也可能会失控攻击医护人员。

当以上情况出现时,你可能已经疲劳过度,或者经历创伤应激反应:
     
1、生理反应: 胃疼或腹泻,头疼或其他身体疼痛,胃口不好或吃的太多,发汗或发冷,颤抖或肌肉抽搐,容易受到惊吓。

2、情绪反应:感到焦虑或害怕、愧疚、愤怒,感到英勇、狂喜、所向无敌,无所谓或不在乎,感到压倒性的悲伤。

3、认知反应:记忆力下降,感到困惑,难以集中精力、难以清晰思考,难以做出决定。

4、行为反应:增加或减少活动和能量,加大使用烟酒和非法药物,易激惹、易发火、易争吵,无法放松或入睡,容易哭泣、过度担忧,只想一个人呆着,抱怨都是别人的错,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无法沟通,不想给予帮助或接受帮助,无法感受到快乐和享受乐趣。

如果有以上的征兆和表现,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减缓压力,预防心理创伤及应激障碍。

如何一线医务人员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1.认知调整,树立坚定信念。
医学不是万能的,医护人员也不是救世主,接受不完美和失败是医护人员应该保持的客观认知。医护人员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避免过度苛责自己,专注于在做好眼前的每一个医疗动作,专注于一个一个地帮助病人。只要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坦然面对,保持心态平和。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轻信谣言、传言。

2.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合理安排工作,限制工作时间,减少超负荷工作;定期转换工作岗位,由高应激岗位转换到低应激岗位。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如果有失眠的症状,可适当地应用助眠药物,调整睡眠节律。

3.接纳应激情绪,适当宣泄。看见自己的情绪反应,将情绪命名,如悲伤、恐惧、焦虑、不安等,理解并接纳,可以选择倾诉、运动、听音乐、哭泣等合适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出来,以上的减压方式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提高自信心等正面、积极的情绪,同时减少精神上的紧张,降低沮丧、失望、担忧害怕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4.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同事间要相互支持,讨论和分享经验感受。保持与外界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如果时间允许,下班后与亲友打电话、微信视频等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给家人科普新型肺炎相关的知识。亲密友好的互助氛围,既能化解紧张的情绪,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

5.调节压力、改善情绪。疫情时期,医护人员面临着多重压力,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可以通过以下训练让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调节压力、改善情绪。

着陆技术:通过检查自己的触感、环境,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从情绪漩涡中回归此时此地。身体着陆:可以用温水或冷水洗手;握着一个物体,感受它的温度和触感;感受双脚与地面的接触,用力张开握紧的拳头,感受手指末端的感觉。

精神着陆:环顾四周的物体,快速、无声地报出它们是什么;想象你的痛苦是一个视频,而你可以按下关闭键。

自我抚慰的着陆:想象能让你安心的人、事、地点,或者想一想你期待去过的事情。

深呼吸放松:先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采用腹式呼吸法,通过鼻腔慢慢地将空气吸入肺的最底部,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尽可能将空气吸到身体的最深处,保持5秒钟,然后通过鼻子或嘴,缓慢地将气呼出,同时缓慢从1默数到5。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可以将双手放在腹部,感受一呼一吸时腹部的起伏,吸气时腹部凸起,吸气时腹部凹入。重复上述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正念冥想训练: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强调有意识、有目的地关注、察觉当下的一切,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而对当下的一切又不做任何判断、分析和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正念冥想可以有效缓解人的焦虑情绪,使紧绷的身体得到放松,使整个人更加放松。

自我安抚的“蝴蝶拥抱”:也被称为“爱自己的拥抱”,用于在创伤中自我安抚。步骤如下:第一步: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的方向。你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半合上眼。第二步:将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地、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比如先左右,后右手。第三步:缓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绪和身体感受。在这一刻,你在想什么?你脑海中有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第四步: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评判它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做天上飘过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又去,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去评价它的好坏。重复做6-8次“蝴蝶扇翅”。当你觉得身心平静下来后,放下手。

6.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自评+求助。当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严重受到疫情影响时,如感到过度的恐慌和紧张、饮食和睡眠习惯日益恶化、工作效率和生活能力明显受损时,鼓励有心理困扰和应激症状的医务人员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恢复心理平衡,或安排休息调整或主动安排撤换。

第一步:自评。如果上述症状有几项持续存在超过一个月,并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二步:求助(心理门诊联系电话|开诊时间等)竭力服务对象,包括已经在疫情防控一线或即将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亲友,在您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守护国家和患者时,我们期望用我们的专业能力成为您的后盾。欢迎向深圳心理咨询机构——心理之语心理咨询需求帮助。

上一篇:【焦虑心理治疗】疫情期间总怀疑自己得病,害怕感染新冠肺炎怎么办?
下一篇:疫情期间焦虑怎么办?居家心理自我保护方法
电话咨询